2011音響圈子我說


2011年

回觀 2010 整年,國際的腳步也變化甚多,整理一下與我們有關的事情,就接觸比例高的設備,在混音平台
上出現不少的革命,大型的雲端機器全都瘦身下來,主攻輕量化的路線,這些商家們已經注意到一個大型
雲端平台的投資率並不高,甚至投資者在購買後,要再更新第二台的機率是數多年以後的事,賣了雲端設備
就等於斷了後面的經營,更何況雲端用戶是數得出來的,在改採輕量路線之後,這對於金字塔頂端以下的
中階生態用戶就可以完全擄掠,這個策略成功了,以 Venue 機種遍地開花,SoundCraft Vi 系列後續跟進,
DiGiCo、Roland、A&H 等數不清的廠商陸續加入戰場,我只能這樣說,後面這幾年會是機器還沒用壞就要
變賣,新的設計,新的晶片問世,刺激新的應用功能與價格競爭,未來這將會新的一場商業戰爭。

至於山寨喇叭已經由沉默的界限跳脫成為品牌開始競爭販售,每每一到展覽時間,尋逛內地的聲音產業就有
如尋寶般,處處充滿商機,我們在電視購物台裡可以看到商機的結果,5 只音箱配上 1 萬首的歌曲,加上
超眩的點歌機,加上兩只無線歌唱麥克風,加上一只七彩轉燈,還有無數的贈品,總價 29999 還可分期,
百分百內地製造,這產業的同行往內地去找什麼了,去找一個便宜啊!為了增加買氣就要相仿它品!
這種人文環境的提升就必須等這些掌控人玩膩了才有機會長大的。


我是代理商你是代理商他是代理商大家都是代理商在台灣

在亞洲地區的音響生態已經明顯的定格定位出來整個大局面,那就是全世界,在有關專業級的聲音設備販售
上,完全是焦點中國。內地的供需大,就營利上自然會計算到未來,在短短的幾年光景,全世界的專業的
音響廠商,大半在內地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灘頭堡,類似台灣這樣彈丸的一個小地方,您若是生意人,兩岸
的比例再笨也看得出來,更何況是老外。
而這個小地方就代理而言,爭得面紅耳赤鬧出的笑話真是層出不窮啊,那麼廠商源頭為了全都可以賺到錢,
在一個地方就可以有特任經銷、特案授權,台灣的經授權廠商,台灣代理商的名稱,講穿了實際上
就是誰都可以賣,要得到一個名稱只要再加錢就可以了,這完全是迎合台客死愛面子所創造出來配合咱們
策略的策略再策略,結果一年能賣多少呢?搞到最後,花錢買了一堆過時的垃圾,還要弄個鐵皮倉庫來
堆放面子以後的事,真的是有夠笨的台灣人。

已經到了這樣的新新年代,老外對我們這個可有可無的地方,專業音響產業等於是崩潰了,開始你會發現到
跟代理商買東西是看不到東西的,確定要買才會進!來公司拜訪的業務員,名片上印了各個牌子的圖案,
看似好強,結果呢,全都是沾邊的。你是超級業務,一年讓你賣得 500 台設備,還比不上內地一個月 1000 台
的銷售比率,廠商當然看到這樣的肥缺全倒過去了。
什麼是代理商?再怎麼不瞭解它,也知道就是代理某某牌子的設備在台灣販售,也因此要買這個東西設備
就找這個代理商即可,那麼在台灣的遊戲規則並不是如此,你代理你的,我進我自己的,即便高調宣告你是
某某廠牌的代理商那又如何,總是會有人從另外的管道進入使用者的手中,甚至還可以賣弄自己的
”關係特殊”,自行帶回設備!
就工程的事業競爭上,所謂什麼進口完稅鳥證明,不是代理商的也能弄出來,變成規矩購買代理商產品的
是愚蠢的!進價成本就比這些旁門左道的人高,怎麼會有競爭能力?啊政府呢?
咱們的政府單位生活週期忙的就是準備下一次的選舉造勢而已,這些蠢政客生命中只有”藍綠兩種顏色”,
對於這種事情,沒有政治利益的都不會浮在台面的,放心好了,這是不會去改變的,也因此這個市場變成
如此的沒有規矩,要靠關係游走其中才能存活,真是一個衰退萎縮發臭的市場。


真正的台勞

大家不是都一直在喊著提高生活品質嗎,這一行有感受提升工作的水平了嗎?我們這一行的朋友幾乎成為
另一種”台勞”了,工作生活裡,自己的專技已經不是生活上的焦點了,而是以累積行程點數為目標,漂泊
各地為榮耀,論及這方面的事全是專家過來人,真要叫你拿出點本事又發現真的都沒有,全憑一張嘴,
有態度免技術現場最活躍,沒態度有技術圈內沒人要,這也應該是咱們圈內的專業之一吧!
勞與嘻這種現象剛巧受用於目前的環境裡,這個暫時性的產業將會因為內地的專業技術抬頭後,硬體使用
的過程上附屬在內,台勞就會跟隨著消失掉了。
各位也別忘了,內地在這一方面是開著跑車在追趕與成長的,只要是人,大便都一樣臭的,沒什麼了不起,
台客就別再自優心態了,您會吃虧與落後的。


沒有層次的專業音響技術

去年,我在租賃的任務中見識到什麼叫做”非專業當家”的事,實際上我們去分析這類人仕,他們也是同樣
要糊口要生存的,那麼最快能讓自己存活在這圈子的辦法就是貼近演出者或是跟著樂隊團體,將生活時間
投資在裡面,只要有哪一邊發跡了,周遭相關的人也就會跟著得道升天的,雖說不太光彩,但也屬求生技能
一種,必竟音響技術門檻這麼低,站對關鍵位置就是老大!怕的就是遇到真在現場時,這些人是拿不出真
本事的,最後影響波及的就是系統,若是再碰到年輕氣浮些的工作人員,那真的就只有惡臉相向,
鐵公雞演出了。有功沒賞,打破要賠,當然這種結局通常硬體公司的下場都不會很好的。
這圈子真的不能規矩了嗎?還是這就是專業音響圈的生態?
再來就是跨行的現象,因為唱片業自跨漸蕭,為了生存,目前已經有不少人是從錄音室或是工作室轉戰
F.O.H on panel,大多也是挾帶與藝人的熟悉優勢與關鍵位置之故,唯當聲音技術關係到喇叭、麥克風、
能量、距離時,這些朋友的操作與即時反應能力,往往只會讓在旁的人員皺眉噤聲,結束後還要被灌上
這系統有問題喔,從中分析,我們會發現在這個人文演藝發展的環境裡,技術過程被尊重的認知並沒有
那麼的成熟與普遍,麥克風拿來就要說話了,人員到齊就要表演了,這個有效建立過程,業者是沒有必要
知道的,業者也不想要知道,因為最後只要付錢給你就好,最好過程出個狀況讓業者有藉口再砍一些費用,
更棒是免費!
我也寫了很多年這樣的話,圈內要團結要有共識,聲音硬體費用比舞台結構還低就是有問題了,就表示有人
不循正常管道在做生意,所以公司的人事與技術結構就不會完善,主目標就是要平開銷,有頭腦的年輕人就
不會到大公司去打拼的,榮譽感消失了,從國內的建教生職場體驗後的結果就可以看出端倪。
因為只有搬工的活兒與被支喚的未來,那麼要建教生做什麼?不用我說,內行的看得出來。

老闆您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場活動表演,看似壯觀的聲音系統設備,形成一個蠅頭小利的經營,自然而然專業聲音租賃市場這塊領域
的發展就不會正常化,在台灣聲音圈內技術的尊重與認知,其意識就成熟不起來,產業被認知範圍僅屬康樂
層次的一環,大型的活動與音樂演出,會自動找上門的業者並不是因為你的技術好而認同需要你,在台灣
圈內所謂大公司不過是有數量比較多的喇叭與設備,那麼這幾家財力不差的公司就會投入大量金錢去購入
高等設備來維持市場上權威與地位,以旁觀者的身份,更讓業者可以挾 2 脅 1,成本愈喊愈低,最好是
氣魄,面子上桌面,免費價或車馬費價格,真是天大的愚蠢,拿大錢換小錢,愈換愈沒錢。
若就慈善事業應該都排得上了,問題是利潤只落入部份人仕而已,正常一個公司要購進設備不外乎是器材
更新,汰舊換新更上一層樓,咱這邊是買來較勁的,
氣魄的還可以免費!市場打壞掉,其來有自的。

親愛的老闆們,設備是死的,隨時就有新的宣告問世的,大家別再把那快要 20 年設計的喇叭音箱來拿當寶
好不好,很短視啊,內行的人看了只會搖頭的,真難看啊諸位,這不是進步,
重點是人是人啊,
古語有云:安內先,後攘外,一個公司內部人事亂糟糟,集團小組各自山頭,幹什麼,造反啊!?
若只顧那兩串大喇叭的門面,喇叭之後呢?三思哦,各位經營者。

2011開跑,我低頭許願 :

但願當工的,當技的,當管的都有新的認知與改變,非專業人仕的,您要加入也歡迎,但也請自愛提升自己
的真實技能,別老是那套虛擬的關係層面,因為這一行飯不是跟哪個天王天后,天團地團比較親就能解決
事情的,這是鐵睜睜的要上場打戰的,聲音過程是充滿技術與藝術的。
而掌握生意案子的業者也請多看聲音人一眼,那些設備是好幾千萬,甚至破億,這樣拿出使用,酌收一成
就好,這樣不過份吧,怎麼都是 20 萬,30 這類的施捨價?音響人到底哪兒做錯了?如果你是貪圖便宜的
業者,那就別要求太多,
因為層次在哪裡,大家都知道的,沒把案子利潤搞好,那是您不夠專業,不是音響
租賃不對,
音控員,比開飛機的還少,一根音量推子不對,萬夫所指,遺臭千年,在這種壓力環境工作的
技術人,難道不配像樣點的收入嗎?
請重視與珍惜台灣的聲音人,過洋水不見得比較強,台灣人要照顧台灣人。
出門有伴,走路有風,團結啊,各位身為音響人的。

2011互勉

吳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