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e r v i c e | R e v i e w | M u s i c W o w | C o n n e c t U s | H o m e


購買一台實用的混音器 ( 第一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筆_____吳榮宗

敘述有關於混音平台的認識以及如何操作使用混音器上所提供的相關功能進而對數據的基本瞭解........
_

概述
購買一台混音平台是容易簡單的,然而實際要操作運用它,是不是發現有些作業功能不足,或架構意義
不明,非你工作上需求的裝置。但你會發現任何一部份皆充滿了智慧與知識,即便有些朋友都已經是
常態的音控員,這些基本最底層的操作原則有些都還不是很明嘹,這一篇基礎將這些使用須知及疑問
進而延伸到應用,讓各位對混音器的操作能有一新的體認。

混音器(Mixer 內地稱呼調音台),其意乃具有混合、組合之意思。以一種同樣調整模式的功能會集合在
一個操作平台上,以方便任一狀態下適時做出調整改變的行為,將其匯合組成,然後傳輸到下一鏈級。

觀察混音器
Channel (通道): 一般業餘的混音平台,它會提供數個 XLR(內地稱呼大三蕊)平衡式的接頭,其餘的連接
端口會採用大量的 TRS或 TS 及 RCA 這類 - 10 dB 的非平衡模式。
尤其是 Insert ( 插入 ) 端點,製造者會採用 TRS 的接頭,T 為 SEND、R 為 RETURN,來完成這個架構。
對於平台組成的模式,基本上你會發現這聲音訊號原是平衡的模式進來的,卻因為 Insert 的關係而轉換
成非平衡式,這樣子的訊號並不是不可用,
因為實際上訊號在機器內部運作時,也是電路板上的一條
訊號路由,差別在於阻抗匹配與噪音底層高低,製造商並不是不清楚這些技術問題,相反的他們每位
都是精深專業的高手,因為這些格式將會決定它們在設計這台混音器的電路架構,及成本費用。
_

_

_____ 圖 1 - 1
_

_____ 圖 1 - 2
_

________ 圖 1 - 3


圖 1 - 1 是一般麥克風輸入的架構,
圖 1 - 2 是在輸入端配置的增益調整鈕,
你可以看到它的刻度標示。
圖 1 - 3 是業餘的平台,它配置大量的
RCA 及 TRS 格式的輸入、出端口。
方便非平衡式 ( Unbalance ) - 10 dB,,
的訊號輸入或是輸出。

各位可知只消一只 8pin 的 OP AMP,即可提供兩路的 MIC,輸入所須的十倍放大電路元件,另外再用一
顆 R、C、L 電路的半導體,就擁有 3 段式的定頻參數等化調整網路。
它們的條件皆可滿足 + - 15 dB 的增減值,也就是將近兩階半的斜率 / oct,有時會多給一段選頻的功能,
在滑臂音量推桿上,一般都是 70 mm 的長度,有的會提供 100 mm 的音量推桿。
專業級的則會在 120 mm 之間。
_

__ 圖 1 - 4
__
___ 圖 1 - 5
概述

音量推桿愈長的,它的電氣特性在某一段的調整位置就愈準確。另外在任
一通道本身配備上,可觀察是否配置 direct out ( 直接輸出 ),這項功能可以
讓當下的聲音訊號不藉由別的輸出端口匯合即可獨立輸出給別的設備。
又你可觀察 direct out 是否可獨立調整電平,或選擇 Insert 端點的前後等,
即可知道此混音機的專業等級。
在雲端上的平台裡它幾乎很少出現非平衡式的端口,為了滿足平衡式的阻抗
匹配,它們大多一律會採用標準的 XLR接頭 / 座來連接訊號用至於 Insert
(插入)端口這方面的界面也都是平衡式的接口,以MIDAX XL系列的機器,
它們以小的 TRS 連接面板來處理INSERT的工作。圖 1 - 3 是一般業餘機種,它採用大量的 TRS
接頭方便連接設備,而圖 1 - 6 是專業的平台,一律採用
XLR 的規格,
在右方的是 mini TRS 的 PATCH Panel 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 1 - 6
Parametric EQ ( 參數型等化調整 )一般類比的平台,其參數型等化調整電路皆能到達 + - 15 dB / oct
兩階半的有效增減值。
這個位階的意義在電氣特性上的解釋:
例如使用一只電容器串聯在喇叭上,那將會濾除到低頻範圍,只通過高頻部份,那麼通過多少的高頻域,
就取決於電容值的大小,同樣的一只電容器所產生這個濾除低頻的能力是+ - 6 dB,我們俗稱一階。
在數位的混音器則可達 + - 18 dB / oct,三階的有效增減值。有的會配置 3 段定頻( LOW / MID / HI ) 有的
會在中頻波段加上選頻式的調整功能,再高端些的設備則會提供 HI SHELF / LOWCUT / SHELF 是獨立的,
及 4 段參數型等化電路架構。而且每段的頻域皆可調整,甚至加入 Bell 曲線特性的調整功能。
圖 1 - 8 是一般業餘平台所配置的參數 EQ,在高頻部份就直接從 12 Khz 開始以 shelf 的增減值調整。
圖 1 - 7 是 Low cut 的功能。圖 1 - 9 則是一專業的平台,它的排列組合包括 Insert 的使用開關、位置
等,
全部都有提供。在 Low cut 部份也提供可達 400 Hz 以下的低頻旁路能力。

____ 圖 1 - 8

___ 圖 1 - 9
Indicant ( 指示 ),訊號狀態的指示,它是混音器
上幫忙音控員快速瞭解當下的訊號電平大小。
也之所以各式各樣不同的顯示設備,或刻度,如雨
後春筍般遍佈在任一設備上,對於其型態及標準
,各位可參考另一篇文章”錶頭音量指示單位 ”
指示單位有的會配置 peak ( 峰值 ) 指示燈來提醒
你訊號電平已達失真位置,或配置訊號指示燈
然後依電平大小來反應指示燈明暗度,以瞭解是
否有訊號源輸入。

______ 圖 1 - 7
若是優質的平台則會在所有的聲道上加入具有電平大小顯示的指示單位
,其所標示的刻度值也是近標準位置,是可以信賴的。這指示單位有的
會配置在訊號輸入端,有的會配置在音量推桿旁,你如果看了刻度的標
記就概略能瞭解此混音器的有效電平放大率。
_
____ 圖 1 - 10

_

____ 圖 1 - 11
_

____ 圖 1 - 12
左邊的插圖全是有關於指示的元件,
圖1 - 10 是業餘的指示錶頭,從最低的
電平刻度到 CLIP 位置,誤差指示高達
10 dB ,再到3 dB,的經準度。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輸出決對達不
到 + 24 dB 的電平量。
圖 1 - 11 是通道輸入的電平指示,這個
位置是在推桿的上方以便利顯示它
的最大電平,切割位置是在 +18 dB處,
而且每格的位差是 + - 3 dB,
這是可以信任的電平指示值。
圖 1 - 12 是兩軌主輸出加上中間聲道輸出指示,也是 MONO 單音相 ( L and R ) 的總成電平。
峰值切割點位置高達 + 21 dB 的電平量,錶頭最低指示是由 - 36 dB開始,各位可別誤會這平台的噪音
底層是這個值,這裡的錶頭最主要是不做無意義的指示來困難觀察,因為一般使用時,不會將一個 – 50
或 - 70 dB 的總成訊號給下一鏈級來困擾自己。
圖 1 - 13 是一個廣播級的錶頭,由於它是歐規,所以你會發現錶上沒有 + 4 dB 的指示,由 0 dB 的位置
直接跳往 + 6 dB 的指示。但是這 + 4 dB 的刻度是可以對照到的,這錶頭中間數據的標示即為英國 BBC
廣播 PPM 峰值錶頭的對照,峰值切割點位置高達 + - 12 dB的電平量,為何?
因為它是一廣播用的平台,所以節目音樂電平在黃色區域之間即足夠了,真正的人為動態餘欲電平還有
20 dB 之多!圖 1 - 14 這台混音器的最大輸出高達 + 28 dB 之高。
_

___圖 1 - 13

______ 圖 1 - 14
圖 1 - 14 是機械式的 VU 錶頭,0 VU 即是 + 4 dB 的對照,
- 4 VU 就是 0 dB,圖 1 - 15 是機械式 EBU 的 PPM 錶頭,
0 dB 即是 4 的對照,+ 4 dB 就是 5 的位置,
然後每格是 + - 4 dB 的電平量,混音器如有多種顯示的錶頭
提供指示時,都說明它不是便宜的機種,也說明它的
刻度標示是可以信任的。


________ 圖 1 - 15
Group / Bus( 匯合端 ),接下來就是匯合端點,這項功能不外乎是能將某些同性質一樣的訊號音軌
集中起來,然後可單獨由 Group / Bus 輸出或做它用。價格的高低也會決定廠商配置多少組 Group / Bus
輸出,稍具水平的機種會在 Group / Bus 位置加進一個主要輸入端口 SUB IN。
這個功能大多用在 TAPE IN ( 母帶音軌輸入 ) or Link ( 鏈級相接 )時使用。何意呢?如果在一工作室內,
其為 8 軌錄音機架構,如此由各聲道的 direct out 來供給錄音機的電平的控制,
然後錄音機的輸出再接回混音機的 SUB IN,這樣就可監聽到錄音過程的品質,所有過程皆在同一台
混音器上,勿須額外增加設備平台。
_

________ 圖 1 - 16
_

_________ 圖 1 - 17
兩圖是 Group 的排列,價格決定其功能的多寡,
從 PAN、CUE、MUTE、PRE、POST、INS,、
SUB IN 等等,總之選擇能解決你的需求是首要的
條件。
Matrix out ( 矩陣輸出 ),這是對操作者一大方便
的應用功能,也差不多只會配置在專業機種上。
它能將各個 Group 的訊號選擇性的混合後再輸出,
譬如你須要一組鼓與人聲的組合訊號,
那藉由 Matrix 的作用,你可以很快速的完成這個
組合,或直接與 Master 平行輸出供另一鏈級使用。
有些 Matrix out 它們還會配置一組等化調整器,在
最後的輸出前,你還可以再修飾一次音質。

Master out ( 主輸出 )這是一混音平台最後兩軌輸出的端口,它本身可集各通道,各個Group / Bus
的輸出。也因此,你從 Master 的輸出指示錶頭或是規格手冊就可以清楚知道 Master 的輸出有效增益是
多大。在專業級的混音平台,其輸出皆可到達 + 24 dB / 600Ω,然後會將峰值切割的指示點置於 + 18 dBu
的位置。各位請注意,所有的製造商會把這數據寫得保守些,所以如果你利用示波器去觀看這設備時,
你會發現往往都會超過這 + 24 dB的電平才會波形失真。
因此當你在操作時發現主輸出的峰值燈偶爾亮一下,別擔心它的瞬間峰切訊號,更何況那閃一下的時間是
多少微秒的時間而已,當然啦,並不是鼓勵各位工作在如此高的電平位置。
對於這瞬間的音樂動態,後文我們將會探討為何要這麼多的增益在輸出上。
業餘的機種其輸出電平會置於+ 16 dB or + 15 dB,這樣的機種你不會看到有任何的 VU 錶頭在上面。
它們皆會配置 LED 峰值錶頭。其刻度的信任度則是大概的提供參考而非信任值。在 0 dB 指示位置往上
延伸指示,它們會是 + 4 dB or + 6 dB,這中間直接差 4 ~ 6 dB 的指示誤差,最大輸出指示會置於 + 10 dB
or + 12 dB,峰值切割指示燈則置於 + 15 or + 16 dB位置,在輸出的連接端口好則配置 + 4 dB 的 TRS
接頭座,不然就是- 10 dB RCA 規格的連接頭,當然價格就非常的懸殊。廉價的混音平台並不是不可用,
而是當下的狀況需求是什麼,選擇適用品即可。大家可別忘了,平台架構愈簡單則問題愈少。

SOLO / CUE( 監聽架構 ),混音器由早期發展至今,solo 功能已是組成平台的基本系統,各式各樣的平台
其監聽模式幾乎都會提供 PFL ( PRE Fader ) AFL ( POST Fader ) 供你選擇。我們將其整理出來不難看出區別。PFL ( PRE Fader ) 其監聽訊號輸出大都定義訊號路由是單音相(mono)的,不受通道上的mute開關影響,不受音量推桿影響,也是所有混音平台的機本配備功能。
有的平台會提供一個 SOLO Level 調整鈕,(不是耳機音量調整鈕),以滿足兩軌成音與單一監聽時的聲音
比例平衡調整。
AFL ( POST Fader ) 其監聽訊號輸出是立體音相的,因為監聽的路由是從音相(PAN)調整位置後取得,
因此受通道上的 mute 開關影響,受音量推桿影響,受左右音相位置的影響,所以也有設備寫成 ( after PAN ),這樣的功能通常運用在混/錄音的狀況,SOLO 的方式它可以混合式的監聽,也可以單一個訊號
的監聽,好的混音器在 SOLO 的輸出端口也會加入SUB IN 的功能來接受 COM. IN 的訊號。

SOLO IN PLACE( 當下的監聽 ),這一功能通常會配置在專業的現場(S.R-Live)混音平台上,最主要的
它是一立體監聽,有如 AFL 的架構,唯獨不一樣的地方是這監聽訊號是由 Master L / R 來輸出,方便
現場調音員做音樂內容的平衡及
修飾音質用。solo in place 的功能它不會影響 Master 兩軌訊號送到 Matrix 的輸出,而且其訊號電平大小、音相位置,都會與 Master 輸出完全一樣。市面上各種功能的混音器比比
皆有,就價格、功能、品質上,
我們在購買之前就不得不多看看,必竟要能經得搬運、風吹雨打的
Touring設備不是很多的。

使用混音器.
首先我們從麥克風電平開始,當你拿了一支麥克風接到輸入通道時,它的連接端會配置一 XLR( Xtra Low
Reactance 超低電抗)平衡式接頭、座,也稱 cannon 頭、座。採用這低阻抗的格式為得就是讓訊號降低干擾
程度,來做長距的傳送。這是由於一麥克風上的振膜線圈得到的訊號電壓非常的小,另外麥克風靈敏度
測試的標準大至上是以 1μbar ( 約 20 cm 的位置 ),提供 1 khz 的訊號,
當此麥克風訊號電壓輸出達1伏特
時(大約 0.775V ),我們稱之為 0 dB,因此任一麥克風的輸出電平要達到這一有用的電壓標準時,
你藉由混音器上的麥克風放大器來增加這輸出電平。由增益調整鈕 ( Gain ) 上面標示的刻度即可看出,
一般由左至右會標示 + 10 dB ~ + 60 dB,或+ 15 dB ~ + 70 dB,這很清楚的告訴你如果是一支 SM 58 的
麥克風,其靈敏度為 - 50 dB 左右,這個增益調整鈕 ( Gain ) 你將會開在約 + 50 dB 的位置。
所以 + 50 dB + ( - 50 dB ) = 0 dB如果需要將 Gain 開到最大的值,那只有兩種狀況,一是訊號線接腳斷缺,
或是此麥克風的靈敏度不良。相對的如果放大值開愈大得到的輸出也大。不過此一放大電路的噪音底層
也被放大出來,這是不被允許的,必須避免的。
實際在現場使用麥克風時的調整,並不是上述出廠前的校定方法,後續會再提及有關麥克風的調整。

再來就是有關這電平調整旋鈕,在學名上我們稱為 VR,(VARIABLE RESISTOR) 可變電阻器,它有A型、
B 型、C 型、N 型的格式,每一種皆有其特性。這三種電阻器的特性,大致運用在什麼樣的地方,
由於主題不是探討電阻器,我們將它的曲線及說明截錄出來,各位可以自己參考其內容。

There are three ways in which a variable resistor's value can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rotation angle of its axis.
When type "A" rotates clockwise, at first, the resistance value
changes slowly and then in the second half of its axis,
it changes very quickly.The "A" type variable resistor is typically
used for the volume control of a radio, for example. It is well
suited to adjust a low sound subtly. It su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 The ear hears low sound changes well, but isn't as
sensitive to small changes in loud sounds. A larger change is
needed as the volume is increased. These "A" type variable
resistors are sometimes called "audio taper" potentiometers.

As for type "B", the rotation of the axis and the change of the resistance value are directly related.
The rate of change is the same, or linear, throughout the sweep of the axis. This type suits a resistance value
adjustment in a circuit, a balance circuit and so on.
They are sometimes called "linear taper" potentiometers.Type "C" changes exactly the opposite way to type "A".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rotation of the axis, the resistance value changes rapidly, and in the second half,
the change occurs more slowly. This type isn't too much used. It is a special use.
As for the variable resistor, most are type "A" or type "B".

運用在音頻上的 VR 是採用 B 型的格式。它屬直線性,在這裡,說明這個電氣物理特性主要是在告訴各位
如果機器上刻度標示不明確,或當下時間緊迫,你在調整一個適切電平時,不外乎是在 10 點鐘到兩點鐘
的位置。
在這範圍內的調整位置是電阻器有效與可用電平調整位置,而且是離噪音底層很遠。若是在這
調整範圍外,那你必須檢查上下鏈級的訊號電平大小才是。
剛才我們說到當麥克風電平量達到匹配點的時候,有人會發現實際上的調整, Gain 只開到 + 30 dB或
40 dB,ㄏ???????的位置即達到足夠的電平值,那是因為在調整時你把那麥克風貼近嘴巴發聲調整的原故
(貼近(臨近)效應),這一動作就直接增加麥克風的靈敏度,也之所以為何舞台上的歌手把麥克風接近嘴巴
唱歌,或講話時對於我們調音員的操作是比較有利的,這樣的電平會很容易取得然後放大。
離潛在回授臨界位置及噪音底層很遠。反之你的電平增益雖然夠了,但是發音者的源頭不夠,為了達到
足夠的電平,你會增加輸出,這樣就很容易接近噪音底層
及回授臨界位置,必須小心。

高電平訊號這連接的頭 / 座會採用 TRS 或 RCA 的格式,TRS 簡稱 PHONE JACK。
而 RCA 一般俗稱為梅花接頭或 AV 頭。它們真正的說法是:

TRS, T = Tip 尖端正訊號,R = Ring,環筒第二段負訊號,S = Sleeve(ground shield )套管第三段接地,
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n 美國無線電公司宣告的平行同軸訊號接頭/座供一般家用Hi - Fi 消費
市場聲音訊號連接用,接頭為公頭,母頭為座,這是除了麥克風輸入端外,會配置一路由供高電平訊號輸入。英文稱它為 Line input 或 Hi - Line。
一般的混音器會將它的調整鈕同一使用麥克風電平增益的調整鈕,這很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誤解,
何謂 Line Level?簡單的解釋即像 CD、卡帶、或舞台上的 bass、電吉它、電子琴、Loop 音樂等,
在物理電氣特性上我們皆可統稱 Line 訊號。( 亦隨時間而改變週期 per 1 sec ) 的線性動作。

高電平又稱為高阻抗,而阻抗它是指在兩電子電路相連接時,在整個電子電路架構其工作時的內阻。
麥克風放大輸入與 Line 輸入不同之處只不過是在各輸入 / 出阻值的不同罷了,然而這對我們在事件的
應用上有何差別呢?就歐姆定律假設訊源輸出一個固定電壓傳送至下一鏈級,如果這一鏈級的輸入阻抗
高則由訊源所提供的訊號電路負載電流就可以降低,如果輸入阻抗非常的高,則消耗工作電流很小就可以
驅動這一鏈級電路工作了。
簡單的說就是幾乎只要有訊號電壓,電子電路就可以正常工作。也因這樣的原故所以高阻抗的訊號連接
沒有電路上電流的雜訊問題,可以不用那麼慎選連接線的屏避能力。
高於-30 dB的訊號皆稱為Line Level,
問題來了,當它藉由連接線做長距傳送訊號時,會因為線距的問題而產生 R、C 效應的電氣特性,如同
一接收天線一樣的感應RF訊號及電場噪音,也因為電容量、電阻抗及線距長短的線阻抗,此效應會改變
高頻音域的截止點,那應用在專業 SR Live 表演時怎麼辦?此時 DIRECT BOX 就迎應而生。此類比訊號
轉換盒不外乎就是將高阻抗的訊號變更為低阻抗的平衡式訊號,然後來做長距傳送。
一般統稱 MIC. Level,現在一般的 D-BOX 都有能力提供出麥克風的正常訊號
甚至更高。
( 電子式 DI. ),對於低輸入阻抗的電路它雖然在訊號源電路上須提供較為大量的訊號電流,( 因為在同一個
電壓下,低輸入阻抗會流進較大的訊號電流 ),簡單說也就是低阻抗設備的製作成本比較高,然而它卻
能夠傳送長的訊號線不受線距所產生的 R、C 感應雜訊問題,至於電路上的電流噪音,只要訊號線採用
屏避特性好的即可,也由於長距上挑選訊號線的品質一直是個困擾,
在電路訊號架構上採用平衡式
( Balance ) 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是專業混音器上必須的要素。
也許有人會問,那留著這些非平衡式高阻抗架構在混音機上有意易嗎?當然有,光 Hi - Fi 消費市場,
以及業餘市場的設備,彼此支援就足夠條件須要它了。
更何況又不是每一台混音器都是拿來做 Live 節目,
在一工作室裡,
機器就在旁邊,連接一個訊號勿須要轉來轉去大費周章吧!因此當你輸入的訊號是 Line
訊號時,好一點的機器則會獨立再提供此一調整鈕,不管是共用的或是獨立調整的,在刻度上都會標示
其調整
匹配的數據通常是 + 10 dB ~ - 40 dB,或只有 –10 dB 及 + 4 dB 的切換開關。
在這裡,我們以下面的標示來說明,

_


_____圖 2 - 2
+ 10 dB,等於是這旋鈕都尚未轉開,那代表你送進來的 Line 訊號很大,
相對的訊號來源不足你將會調整這旋鈕以達阻抗匹配的目的。另一種是 + 4 dB
訊號或 - 10 dB 的訊號切換,結果也是為了匹配問題。從麥克風電平到 Line電平的
調校,這些動作的最終目的就是取得一適當標準可用的訊號電平供放送用。
這訊號當你將 channel 上的音量推桿置於 0 的位置,再將 channel 的路由送到Master
輸出,在這主輸出的錶頭上你會看到訊號會在 0 dB 的位置間游走,換算成電壓大約是 0.775 V 到 1 V 之間。
這何義?就成音廣播放送,這在功率發射器上,滿功率放送 ( 100% ) 所須的的電平量
已足夠,就揚聲器用的功率擴大器,只消 0.775 V ( 0 dB ) 就滿功率輸出了。
後續再補充關於平衡式 ( Balance ) + 4 dB 以及非平衡式 ( Unbalance ) - 10 dB 的應用,
-

各在使用混音平台時,可別都把 XLR 的接頭輸入認定是麥克風 Level 這就有些誤解了,這平衡式 ( Balance )
+ 4 dB 的訊號輸出端幾乎都會再標示 600 Ω 的字眼,也就是說它是低阻抗架構,然而它的電平量是達 + 4 dB,( 1. 228=1.23V )
並非麥克風電平,一般麥克風的輸出在未放大前不過是 - 50 dB ~ - 30 dB,( 約 0 . 002V
~ 0 . 25V )又既然是低阻抗的訊號。
那麼在舞台上的 keyboard Mixer其輸出是 + 4 dB / 600 Ω,直接就可長距傳送到混音器嗎?答案是可以的。
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出現,那就是這訊號電平量在訊號線裡很高,很容易造成串音直的昇高,因此若要活用
這 + 4 dB你可以利用 keyboard Mixer上多餘的 Bus 來傳送,
然後將其電平量降至近乎麥克風的電平量,
如此你可省下 DI - BOX 來供它用。
所以一般混音器上的麥克風輸入 amp,及 Line in 的放大電路是一樣的,你將 mic 插入 Line 輸入端一樣是
可以有聲音的,不過阻抗的匹配性就變了,訊號電平就不對了。

PAD ( 衰減 )在輸入端皆會配置的一個選擇開關,它們的減益能力幾乎都是 20 dB,其主要作用都是當輸入
的訊號電平過大時,則我們就利用這衰減器先將電平降低適合使用的程度再進入混音器。為何這衰減值會以
20 dB,來做標準呢?這是為配何當一個 + 24 dB,的訊號電平輸入時( + 24 dB 的電平是一般標準的混音器
最大輸出的電平量 ),你按下 20 dB 的衰減器後剛好剩下 + 4 dB
( 1 . 23V ) 的標準電平。這標準剛好用來校準
錄音機 VU 錶頭上的 0VU 位置。( 100 % or + 4 dB,or 1. 23V )。
現今的 PAD 功能在衰減值方面有提高的動向,有的甚至達 26 dB,這原因是現在麥克風製程先進了,靈敏度
與傳真度技術大幅提升,所以輸入混音器的電平自然就大,使用參數型等化調整器,進入第二階段所遇到的
是數個調整音頻的旋鈕,它並非所謂的圖形曲線等化器,然而卻可以達到任一頻率選擇來做增減的動作。


_____圖 2 - 3

____圖 2 - 4
一個 4 段式的參數等化器會配置頻率增減調整鈕及頻率選擇鈕,
每一段的調整的頻欲都互相交越支援,不致造成陷波,
由 20 Hz ~ 20 Khz 的排列,
第一顆低頻 ( Bass ) 的音域由 20 Hz ~ 400 Hz,
第二顆中低頻 ( Low - Mid ) 的音域它會由 100 Hz ~ 2 KHz,
第三顆中高頻 ( Mid-Hi ) 的音域由 400 Hz ~ 8 KHz,
第四顆;則是高頻 ( Treble ) 的音域由 1 KHz ~ 20 KHz,
然後你會發現每個頻率增減調整旋鈕的刻度是由
–15 dB ~ + 15 dB 的範圍,這是什麼意思呢 ?
這個數值就是調整當下你選擇的某一頻率的有效增減斜率
( SOLPE ) 值,簡單說,一個電阻,電容,電感元件構成的迴路,
我們簡稱 R , C , L 網路。對於頻率,在電路上產生的電器特性
就會像電容會阻隔低頻音域,電感會旁路掉高頻音域等,
那所以一個 6 dB / oct 的 R,C,L 網路
我們稱為一階 ( Pole Filter ),12dB / oct 為兩階,
18dB / oct 為三階, 24dB / oct 為四階,30dB / oct 為五階。
位階愈高則斜率愈陡峭,一般四階 /五階能力的
R,C,L 網路都應用在分音器方面如電子分音器 ( Crossover )
及喇叭內的被動分音器 ( Network )。
一階 / 兩階能力的則應用在圖形等化調整器方面較多。參數型的大多採用兩階半 ( + - 15 dB / oct )。
數位的機器則多採用三階來應用在參數型等化器方面。這是由於數位架構的原因,對於調整時的頻率相移
數據較為精確。ok 我們知道這位階增減的數據,再來我們就這方面來解釋這些單位的意義為何,就人耳對
音頻的反應,從感覺到聆聽的頻域大約從 20 Hz ~ 20 Khz,又從樂理:
1-ㄉㄛ,2-ㄖㄨㄟ,3-ㄇㄧ,4-ㄈㄚ,5-ㄙㄛ,6-ㄌㄚ,7-ㄒㄧ,這七個音高再加上 5 個黑鍵
( 昇降半音 ),我們稱它為十二均分律,這七個音高後第八個音會是第一個音的倍音高,這八個音我們
稱它為八度音,也就是一個音程 ( Octave ),每一個音高都有其一定的頻率,如圖 2 - 4 所示,
以鋼琴鍵來表達音高音程的排列,你會比較快速理解它。
_

__________圖 2 - 4
現在我們將它轉入物理來, 20 Hz ~ 20 Khz大約有 10 個音程之多,
隨我們任選一頻率 1 Khz 的倍頻即是2 Khz,所以由 1 Khz ~ 2 Khz就是一個
音程, 500 Hz ~ 1 Khz 也是一個音程,每一段參數等化調整的頻域大多可達
3 個半至 4 個音程之多。每段調整的頻域如上述,而 + - 15 dB / oct 的增減
功能就是當你選擇一個頻率例如 500 Hz,你將它減到低的位置 -12 dB位置,
此時從 250 Hz ~ 1000 Hz 以 500 Hz為中心,成為一個凹降弦波曲線。
圖 2-5 示,250 Hz 與 1000 Hz的增減值是在0 dB 的位置,但是 250 Hz 與
500 Hz 的中間頻率 ( fc )即 fc = √250 x 500 那 fc = 354 Hz,它的增減值會是–6 dB 的位置,同樣的 500 Hz 與 1000 Hz 的中間頻率 707 Hz 它的增減值
也是 - 6 dB的位置,這說明當你調整某一頻率時,被影響的不單單只有
一個頻率而已,

_________________圖 2 - 5

___________________圖 2 - 6
各位讀者看到這裡還須要清楚一個方向,就是上述的方法是以數位平台的調整方式來解說。
數位的混音平台其 Q 值的影響數值幾乎是由 0 . 1 ~ 10 . 0 的標示,所以 Q 數值愈少則被影響的音程
範圍度愈大。因此反時間方向調整時你可以聽出聲音被改變的過程,
而就類比面板上所標示 0 . 1 oct ~ 2 oct,它的解釋恰恰顛倒,Q 值係數欲大則被影響的音程就愈大。
譬如 Q 值是在 2oct 的位置時,意思是說它影響到兩個音程的範圍,在此說明。
若是以 1 / 3 oct + - 12 dB 的架構來分析它, 250 Hz to 500 Hz中還有 315 Hz and 400 Hz,這 315 Hz 會在
- 3 dB 的位置,400 Hz 會在 –9 dB 位置,然而在 1 / 3 oct 圖型等化器的標示上,並不會有這樣精細
的刻度,若是 + - 15 dB 的架構,那它會以每格 2 . 5 dB 的增減值來做調整,然後以 + - 5 / 10 / 15 dB 的
大刻度來標示,其他的數據就憑大概位置調整,ok 讓我們再回來參數等化器,在每段增減值調整鈕旁邊
有一顆頻率調整鈕,來供你選擇此段頻域裡所要調整的頻率,然後同軸依附在調整鈕上的還有一影響
頻率 / 音程多寡的 ”Q ”值調整,沒錯大家皆統稱 Q 值調整鈕,也有人說 Quality,不過你必須清楚的
這不是在說東西好壞,在這裡是指調整其濾波的頻寬,Filter Quality,它的標示由左至右 0 .1 / oct ~ 2 / oct,
的調整值使用,當你將 Q 值選擇至 1 / oct 時你把選取的頻率 1Khz 衰減至 - 6 dB 時,500 Hz 及 2 Khz
這兩個相關音程,它們的位置都會在 0 dB 的位置不受到影響,這時再把 1 Khz 衰減至 - 12 dB,
那 500 Hz 及 2 Khz 這兩個相關音程,它們的位置將會在 - 6 dB 的位置,即如圖 2 - 6 所示的,此時把 Q 值
調整至 2 / oct,那 250 Hz & 1000 Khz 這兩個相關音程就又回到 0 dB 的位置,由此你會發現 Q 值的大小
會影響任一頻率兩邊的頻率 / 音程,也從它的增減值調整能力就可看出影響率。
它應用的範圍是在過程中你遇到單一電流雜訊,或某一頻率容易迴授時,你可將 Q 值調至最窄,
再將那一問題頻率衰掉,這樣子可以在不影響整體音質下處理掉問題,至於調整某一樂器或修改音色
的動作,皆可運用到 Q 值來影響你所要的結果,在這裡我們必須知的一個原則,那就是調整了 EQ
就會產聲相移,只是這個影響值是我們要的,大幅度的調整,細窄的修飾動作,最後都是在為麥克風
與樂器的聲音傳送取得一適當的頻率曲線,相移的失真在這樣的立場下是 OK 的,如果在音場調整上,
使用一 1 / 3 oct 圖形等化器,這時就必須拿捏,因為整體的頻段過程修整值幅度太大,
那整個頻域將會脫軸反相,造成反效果,這是不被允許。
如圖 2 - 7 所示:你調整了 1 Khz 到 – 6 dB,觀其面僅 1 Khz 被衰減,然而比它低的相關頻率 / 音程,
它們的時間位置已經超前 20 幾度了,相對的比它高的的相關頻率,時間位置變成落後 20 幾度。
欲進一步瞭解Q值計算,請參考 http://www.sounderpro.com.tw/Reviw/Equalizer/Equalizer.html
_於所調整的是參數的等化器,這些任一點的相移變化是針對某一
樂器音色來改變的,所以這是我們可接受的,最後的這些調整後
的音軌會組合在一起輸出,它們將會佈滿從 20 Hz ~ 20 Khz 的頻率。
在操作的技巧上,其實這也是有機可循的,一般在調整 Vocal
人聲的方面,在 Live 現場方面,若無單點突兀的頻率,
或是嚴重回授,你大可不用做什麼調整,除了低音噴 mic,
及減少掉多餘的感覺頻率範圍,採用 Low cut 是最快的調整。
在 成音轉播方面,為求播出的高頻響應能清楚些,我們可以在
6 . 3 Khz 頻域做 3 ~ 5 dB 的增加,來應付訊號傳送上的耗損補償。
相移的問題如果將它搬到音場上的調整時,過多的調整會對整體
的響應產生抵消的物理現象,從左圖的相位顯示,大家可以看到
頻率時間的變化有多少,+ - 12 dB 的圖場等化器調整原則上在不影響
任一音程的情況下調整的幅度不要超過 + - 6 dB 的範圍,
這樣的調整若尚有問題,則須要檢視喇叭與麥克風的位置。

INSERT / PRE / POST / ON / OFF
這些開關按鍵無時的出現在等化器旁或是 channel 的上方。
很多的使用者幾乎不去運用它,然而這些功能意義確是混音器基本最有效
的實質功能。舉例如果你在一聲道上使用耳掛的麥克風,
那當下 channel 上的參數等化器不夠運用,修飾不到理想的音質,
此時我們可以在 channel 上的 INSERT ( INS ) 插入端口,連接好的等化器,
或壓縮處理裝置,不過這些額外的處理設備,它們的位置是在那裡呢?
這是有趣的,為方便使用者的喜好,你可以將外來設備置於 channel EQ
的前面或是後面,讓你去選擇先經過什麼樣的處理過程會比較好,
更高一級的平台能把這位置功能分享到本身的 direct out 供另一鏈級使用。

___________圖2-7
Shelf or Shelving ( 漸次傾斜 / 漸層 ),這是外來語,由於電器物理動作使等化曲線呈正負漸次斜率
來改變。通常架構在 Hi - Band 及 Low - Band 的位置,在高低頻方面你可以選擇某一頻率,然後調整其增減
值來影響所選擇的頻率之前後。如圖 2 - 8 所示,高低的 Shelf 曲線,通常 Shelf 的斜率值是固定的。
依照平台所提供的規格即可瞭解是 + - 3 dB / oct 或是 + - 6 dB / oct甚至是可調整的,大致上可調的平台大多
是數位的混音器,類比的混音器則常使用固定 + - 3 dB / oct 的數值。舉例我們調整 4 K 這數值來解釋,
將它增加 6 dB 時,並不是 4 Khz 增加到 6 dB,因為前述 3 dB / oct 的規格,所以 4 Khz 的倍音程 8 Khz 才是
在 + 6 dB 的位置,而且 8 Khz 之後的頻率一直到 20 Khz,全部都是平層在 + 6 dB 的位置。4 Khz 的位置則
是 + 3 dB。而 2 Khz 的位置是 0 dB。這就是 Shelf or Shelving 的物理應用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圖2-8 Shelving

__________________圖2-9 4k boost 6dB Shelving
Hi - Cut or Low Pass and Low – Cut or Hi Pass ( 高低通濾波功能 ),這組濾波作用是直接將所選取的
頻率之前 / 後給予截止掉。如圖 2 - 10 所示,其應用上最常遇到的是濾除掉過低浪費功率的感覺音域,
或過噪的高頻音域。同樣的它們也是固定的斜率 / 音程數值,一般都在 2 階 + -12 dB / oct 或 3 階 + - 18 dB / oct
的截止能力。舉例我們調整 125 Hz 這數值來 Low - Cut,那它的位置會在 - 3 dB,
然後它的倍音程 250 Hz 的位置是 0 dB,而 62 . 5 Hz 的位置是 - 12 dB,其後的頻繁全部濾除。
Hi – Cut 的過程亦是如此。這就是Hi / Low Pass 的物理應用特性。
_

__________________圖2-10 Hi - Low Pass
左圖它是一個 12 dB / oct Hi,Low Cut 的架構。
低頻是從 125 Hz Low cut ,高頻則是 4 khz 的位置,
你可以清楚瞭解各個影響到的音程位置的數值,



未完........
200301 Soddy
操作與瞭解混音器 ( 第二篇 ) http://www.sounderpro.com.tw/Reviw/console/Console_02.html

S e r v i c e | R e v i e w | M u s i c W o w | C o n n e c t U s | H o m e